文物“活”了才能变成“真宝藏”
2019-01-25 09:48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正在热播,该节目融合应用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两种创作手法,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把一件件古老的文物点活,通过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再加上当红影视明星加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国家宝藏》受观众追捧,到众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热销,无一不说明只有让文物“活”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宝藏”。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千年的历史文物一直是静默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它们有的岌岌可危,有的颓然倒塌,有的隐于深山,离百姓生活比较遥远。作为收藏历史文物的博物馆,也多是把这些宝贝们深藏“闺阁”,远离大众生活。即便有文物展览,也多是一些艰涩难懂的历史知识介绍、教条式的讲解说明,难以让普通大众真正走近。然而,据统计,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拥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5000余家。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那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因为,只有让文物“活”了,走进当代民众的生活,使文物保护利用变成社会共识,才能更好地让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转变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让文物“活”起来,就要唤醒历史,还原沉淀在文物上的文化信息。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创类节目层出不穷,它们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价值理念,被越来越多观众喜爱,有力引导了公众对高雅文化的追求。除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媒体宣传形式,让文物从沉睡中醒来。比如2018年抖音联合七大博物馆制作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H5刷爆朋友圈。在该视频中,人面青铜鼎开口说话,文物戏精扭起千年拍灰舞。借力网络技术,古板的文物变成了可感可知的光影故事,无疑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找到了契合点,也必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

  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也在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只有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文物真正活在当下。2016年,《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推动了博物馆文创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博物馆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纷纷推出符合自己文化特色、具有自身展品亮点的文化周边产品。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日历》、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妞”公仔等都深受消费者青睐。越来越多博物馆为古老的文物加入新的创意构思,增加文化附加值,开发文创产品并销售火爆,足以说明博物馆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博物馆积极寻求与公众互动交流之道,在活动策划、布展创新、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无不体现亲民色彩。

  说到底,文物要走出“深闺”活在当下,努力吸引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这既需要社会各界寻找生动的“新”方法,同时也离不开博物馆不断地自我创新。只有内外合力,让每座博物馆的文物都“活”起来,“讲述”动人的故事,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它们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