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社区博物馆:讲清历史,讲好故事,留住乡愁
2020-07-21 13:32

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年7月17日

作者:王征

重塑“留住人情味儿”的历史景观

“在20世纪60年代,西秦村每年为国家贡献商品粮30万斤,当时在陕西是很了不起的,陕西省政府就给西秦村奖励了一台解放牌汽车,这也是宝鸡有史以来第一台农用车。”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西秦村党总支书记李亚林声情并茂地向村里的孩子们讲述着文物和老照片背后的西秦故事。

西秦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都是陕西农村建设发展的典型,在70年代,大队就拥有解放牌汽车、拖拉机几十辆,并创办了农机修配厂、面粉厂、砖瓦厂等,其发展历程也是几十年来中国农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缩影和见证。2014年村里筹建的村史馆对外开放,2017年西秦村史展览馆被陕西省文物局命名为陕西省首批社区博物馆之一。

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

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陈列内容由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美丽乡村建设)四大部分组成。藏品有12000 件,陈列出来的有1000余件,这些反映村史各个时期的重要图片和实物资料,包含文字档案、图片资料,先进集体、模范人物的奖牌和奖状、荣誉证书、锦旗、徽章以及西秦村志、社报等,还有各时期遗留的代表性物品等,保存完好,琳琅满目。省级劳动模范、西秦村第一任老书记李双印等人在北京参加全国性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大张图片引人注目。这些藏品多数来自村委会及村史馆各时期的收集,部分是从农户中征集而得,所有藏品均属于西秦村村委会集体所有,它们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西秦村1949年以来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秦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

专家考察西秦博物馆

2019年8月,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保护与发展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博物馆将以西秦历史发展轴、乡村文化体验轴为重点,利用西秦精神传承区、最美蓬壶展示区、关中村落记忆区三大中心区域,连接七个景点,打造以聚落为载体,文化引领综合发展,社区功能完善,文化品质提升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专家认为:“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建设,不是传统意义上局限于某一场地的博物馆,它重塑了‘留住人情味儿’的历史景观,引领了记忆共存到文化共识的精神风貌。”

打通“最后一公里”

“建立社区博物馆就是要把老百姓身边有文化、文物价值的东西集中展示出来,把老百姓身边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下来、传承下去”。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表示,“陕西的社区博物馆已经逐步成为打通省、市、县、乡镇、社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成为留住当地群众乡愁的有效文化载体”。
陕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5月出台《关于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争取到2020年打造一批覆盖全陕、特色鲜明、示范性强、服务基层的社区博物馆,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博物馆体系。
社区博物馆是为了更好地延续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脱贫攻坚、避灾脱险、重大项目建设中被割裂的文化记忆,依托新型社区或村内空闲场所,通过人、物、图、史的展示,讲清历史、讲好故事,留住当地群众乡愁、提升新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博物馆。在运营管理方面,提倡社区居民通过人人参与、人人爱护、人人奉献的方式建立博物馆,采用居民集体管理模式保障博物馆的运营。在经费方面,建设资金采取“省上补助一点、市县配套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博物馆建设。
目前,陕西省已授牌的社区博物馆已有两批44家,主要有移民搬迁模式博物馆,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博物馆,扶贫攻坚片区的传统村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的社区博物馆,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的社区博物馆,以厂区为单位的社区博物馆等类型。让老百姓寻乡愁、寻记忆、寻根脉,社区博物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留住历史,寄托乡愁

汉长安城村寨记忆博物馆

汉长安城村寨记忆博物馆位于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遗址公园内,由于地处遗址保护范围内,这里原有的马家寨村村民已全部搬迁,只留下一座博物馆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博物馆是在原有的小学上改扩建而成,保留着代表关中农村6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展览以汉长安城从“十一王朝之都” 到二十四屯兵寨、村寨历史演变为主题,展示未央宫遗址区9个村寨拆迁中保护抢救的旧物件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的风土人情。马家寨一位老红军、老报人当年采拍的500幅十大系列老照片、老报纸记录了习仲勋同志主政西北时期西安社会万象。这里有农用的镰刀、犁耙、锄头,村寨遗留的木匠工具、家具、灯具,村小学使用过的实验教具,村子拆迁遗留的石磨、石碾……常有村民、游客来参观。搬迁的村民看到当年的老房子、旧家具、旧农具,有的人还会认出是自己家的、自己村里的,感慨油然而生。“老物件、好东西不离本地旧址,会更有意义,更有真实感、原始感、亲切感”,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特区文物局负责人这样说。

渭南市华州区朝阳社区博物馆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的朝阳社区由四个移民搬迁村落组建而成,合并后有2000多村民。居住环境改善了,可是,老人们总念叨原来的的青山绿水,青年人也怀念以前四合院的热闹。村民们知道村里要筹建村史馆的消息后,积极性很高,有出点子的,有捐东西的,有义务帮忙的,村史馆像是一个圆心把分散开的乡亲又凝聚在一起。村史馆后来挂牌成了朝阳社区博物馆,以历史回顾、农耕文化、生活文化、图说变迁、党史馆五个版块,系统展示了原石峪村以及新社区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俗风情、村风村貌等。这里成了全村人的精神家园,人们来到这里,看看经历过的童年,回味生活过的环境,摸摸使用过的农具,再和老邻居拉拉话,谈笑间距离近了,心暖了。

鲁家村社区博物馆

安康市汉滨区鲁家村是一个具有350余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南依巴山,北望秦岭,历史上人文底蕴丰厚,名人辈出。鲁家村社区博物馆是公益组织和村委会联合,与当地民俗游相结合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进行了长达5年的调研,才建成了博物馆,2017年12月对外开放。馆内陈列展现了鲁家村350余年的沧桑变迁和人文轶事,充分挖掘、宣传、展示当地村情村貌、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传统习俗、农事百工、乡贤名人等情况。珍藏有清代康熙年间“威烈将军”青铜寿龟印、咸丰年间鲁氏先祖垂丝图,鲁家村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民国时期“安康傅作义”鲁秦侠使用过的手枪盒、戒尺、算盘,改革开放后村内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文化名人手稿、书信等。现在这里是鲁家村向外推广乡土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观众近万人次,乡村游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直观了解古村历史,它成为游客必到的一个景点,结合鲁家村乡村旅游产业,间接带动了消费。

社区博物馆就在老百姓身边,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就是你我曾经摸过用过的,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年轻人通过它们感知生活,老年人通过它们回忆过去。鲁家村社区博物馆负责人说:“在筹建过程中,有的老人前一天向你讲述历史故事,或许第二天就离去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尽快把这些历史、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编制:马佳雯   段旌旗(实习)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   让